Thursday 8 May 2014

精彩文章:族群互动重组与文化整合的历史考察

宋元以前,泉州住民主要有闽越、汉、回三大族群(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几大族群的互动重组与文化整合,凸现古代泉州社会面貌的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推动泉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构成闽南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一、泉州土著闽越人及其文化

泉州土著民是福建闽越族的一部分。《史记·东越列传》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畔秦,无诸……从诸侯灭秦。……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是知在秦统一之前,福建已存在一个无诸统治的闽越王国。无诸因佐汉有功,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即“复立”无诸为闽越王。西汉闽越王国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始封,到汉武帝元封元年(前210年)灭国,历三代共92年。政治中心在闽北,考古发现的祟安汉城可能就是闽越王“都东冶”的所在地。闽越国领地有今福建省大部分以及赣东一部分。。。。

二.越汉族群互动与文化重组

汉族(华夏族)最早发源于中原地区,而后不断向周边扩展。自汉人入迁泉州之后,泉州地区民族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汉人入迁的过程,也是族群互动与文化重组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经过数百年之久。

汉人入闽是自北往南不断扩大。汉人入泉一般认为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为高峰期。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泉州》载:晋江“在县南一里,以晋之衣冠避地者多沿江以居,故名。”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亦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曰游艇子,即卢循之余”。“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求安堵。”考古提供资料,1959年在南安丰州狮仔山曾发现两晋南朝汉人的墓葬群。1982年又在丰州发现西晋太康五年(284)墓砖。天嘉六年(565)三月,陈世祖诏曰:“侯景以来,遭乱移至建安、晋安、义安诸郡,并许还本土,其被略奴婢者,释为良民。”。。。。。

三、泉州回族的由来与形成

中国的回族是阿拉伯人来华与当地民族通婚而形成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据史书记载,阿拉伯人来华有陆路和海路两条路线,前者缘自13世纪初叶,后者始于7世纪初的唐代,海路早于陆路五六百年。时间有早晚,因而二者形成的历史不尽相同。。。。


民族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回族是我国诸多民族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它是阿拉伯人落籍我国后,并与当地民族通婚后形成的。根据这一理念,从历史上考察,在唐代中叶以后,已有不少外商来到泉州经商,两宋时期人数更多。但是当时的封建政府是不鼓励外商长期居住下来,也不允许他们与汉人通婚,目的是提倡来往通商贸易。如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六月十六日敕谕:“诸蕃使人所娶得汉人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所以,唐岭南节度使卢钧明确提出“蕃华不得通婚”。宋代也是如此,绍兴时,“大商蒲亚里者既至广州,有右武大夫曾纳其财,以妹嫁之,亚里因留不归。上(皇帝)今(令)委南夫劝亚里归国,往来干运蕃货,故圣谕及之”。但是随着来华外商人数不断增多,封建政府又需依赖外商获取经济利益,于是原来制定不许外商久居的“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禁令约束力大减,只好“听其往返居止”。泉州海外交通后来居上,外商来泉人数大增。南宋时泉州已出现蕃商的聚居区。元代回回民族在泉州出现。。。。

四 余论

族群互动与文化重组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在各个地区都存在。从泉州的事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1、族群互动和文化重组从来都是双向,不可能是以一个民族文化去淘汰另一种民族文化。一种新文化的产生都是在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泉州土著闽越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土著文化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汉人入迁后,他们要在新的环境中生活,首先必须“入乡随俗”。他们一方面传播汉文化 ;另一方面积极地吸收当地文化融合成为自己的文化而保存下来。所以说泉州文化(闽南文化)是汉越两族文化经过长期的互动,互为影响,相互吸收,双向交流,以谋求共同的发展与进步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关系与日俱增,经过族群互动,文化重组整合必然深化到各个层面。因此,泉州文化不能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汉文化。闽南文化如同客家文化一样,它是汉族中的一支民系,但不是中原汉文化的移植,而是汉越文化互动的产物。 

     2、文化是人们为适应生存而创造出的不同文化模式。文化的重组整合是经过一段相当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但是文化的发展总是向上的,它与族群互动互为因果关系。汉文化作为主体民族的文化,在各民族中其文化是比较先进。它通过推行郡县制,创办学堂、推广儒家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去影响其他民族的同时,又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是形成我国汉文化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原因。

    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因时因地而异,在汉文化传播较薄弱地区,土著文化保留时间要长些,如漳州与泉州同属闽南文化圈,原来都是越人区,但漳州开发比泉州晚,故当地土著越人后裔畲民至元代还大量存在。泉州为闽南地区开发最早的地区,汉文化传播与影响比闽南其他地区快,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虽然在唐代泉州还有大量越人,到了唐末五代时,土著民族除蛋民外,则大都溶合于汉民族之中,成为泉州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来源。

    3、族群互动和文化重组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尤与经济的关系至关重要。从种种事实表明,泉州族群互动和文化重组与泉州的开发,尤其是泉州港的兴盛密切相连。如以时间推之,从唐中叶以后,以泉州港的兴起为契机,汉族及其文化在泉州地区的影响日渐凸现。至闽国时,泉州地区汉文化已经成为主体文化,原来的土著民及其文化已大多溶入于汉族之中,并在发展中逐渐取得共识。入宋以后,泉州汉族人口大增,社会经济已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文化重组的成果。至元代,福建建行省,泉州成为福建地区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走在闽南文化圈的前列。泉州港发展成为世界一大贸易港,它不但反映泉州族群关系大变化和文化重组整合已深深影响到各个层面,而且对福建其他地区也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 

   4、泉州回族是我国回族形成时间最早的地区之一。虽然人口仅占全国回族极少的一部分,但它的形成历史则在全国回族史有重要地位、作用和影响。

民族的来源与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族群的互动与重组也是如此。泉州回族的形成主要是阿拉伯人与汉人通婚产生新一代“土生蕃客”而形成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但是也不排除在元代,色目人政治地位居于汉人之上,他们的上层在泉州有着显赫地位,伊斯兰教在泉州享有特权。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一些汉人“因避难而从回”,成为回族成员的可能性。

    5、关于“蕃客”和“土生蕃客”的国籍问题。蕃汉通婚后产生新一代的“蕃客”和“土生蕃客”,这在宋元时代的泉州已大量出现。主张泉州回族 形成于明代的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些人不能算为中国人,“还是外国穆斯林的后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才能逐步和向回族形成过渡。”后来他又写《福建陈埭回族的形成与发展》一文,用丁姓回族资料来具体论述泉州回族形成于明代的论证。我们认为如果陈埭、白崎的回族不是元代已是泉州回族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成为现在的回族。道理很简单,陈埭和白崎的丁姓、郭姓的回族,他们本身不存在民族形成问题,充其量只是丁姓和郭姓回族的家族发展史,怎能以家族史来替代泉州回族形成的历史。因此用《福建陈埭回族形成与发展》作为探讨泉州回族形成的历史,提出这个命题本身就很值得商榷。因此我们认为元代出现的“蕃客”、“土生蕃客”如同元代色目人一样都应该算是中国人。

    6、族群互动与民族关系。历史上族群互动一般都伴随着斗争与溶合的过程。新的族群产生后,彼此间还会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这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避免的。泉州港的兴起与发达都是经过越、汉、回几大族群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共同的利益暂时掩盖着彼此的矛盾与斗争。但是到了元代,色目人政治地位居于汉人之上,作为人口占少数的回族,其上层人物仗着他们的权势,对泉州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同样也引起族内人民的不满。据泉州回族《清源金氏族谱》记载,回族上层“持宠专制 ,悛法严刑,以遂征科,人苦薰炎甫几十年。……蒲贼死(指蒲寿庚),其婿那兀纳自立,据土擅赋,大肆惨吏(毒)……州民无辜,贼必驱之前列”尤其是元朝即将灭亡时,泉州回族上层发生一场争权夺利的残酷斗争。“所到焚掠殆尽”,前后达10年之久,造成“民无可逃之地”的惨局。给泉州人民带来一场大灾难,民族关系骤然紧张。明朝建立后,在大汉族主义的冲击之下,泉州清净寺被毁,回族人民有的改名易姓,如白崎郭姓回族自称为唐代郭子仪的后裔:有的被迫外迁,又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又有不少回民被溶入于汉族之列。如果不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实行民族平等政策,陈埭、白崎的回族怎能恢复自己的民族成分;作为全国回族形成最早地区的泉州,可能也是全国回族最早消亡的地区了。

    7、泉州族群除汉族、回族和土著越人外,历史上还有满族、蒙古族和畲族。这些民族都是从外地迁入的,人口少且与汉人杂居,受汉文化较深,大都与当地汉人习俗无二。如迁入惠安塗寨的回族和畲族都与当地汉人行“长住娘俗”婚俗。清代居住于永春的畲族也与当地汉族习俗无异。“今具遵制编保甲,从力役,视平民无异。近又与土民联婚,并改其焚尸浮葬之俗,亦足见一道同风之化云。”方清芸编《德化县志》所记该县畲族情况与永春完全相同。这些少数民族在历史 上大都混同于汉族。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平等政策的感召下,他们的民族成分才得到确认。虽然他们人数少,在族群互动中影响力不大,但他们为泉州的开发作出自己的贡献。

http://jky.qzedu.cn/zhsj/jx-ck/hhlsbq.htm
族群互动重组与文化整合的历史考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