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0 January 2010

中國歷史上部份少數民族的下落與中華民族的形成及血統(轉自Dr Bear)


一、中國歷史上部份少數民族的下落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其中以漢族人數最多,其他民族人數相對較少,習慣上稱之為“少數民族”。根據史籍記載,中國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個,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鮮卑、羌、鐵勒、柔然、回紇、突厥、沙陀、党項、契丹、女真等族,極大多數不在現存的五十六族之中。這些古代著名的少數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統一漠北,都曾叱吒風雲,而今安在?他們是消失在歷史中,還是到那裏去了呢?讓我們來探究一下他們的下落。  
 
首先說匈奴,匈奴崛起於河套陰山一帶,從戰國以來便是漠北的大族,控弦三十萬,威脅秦漢帝國的北邊,著名的萬里長城就是為防禦匈奴的侵擾而修築的。秦漢帝國傾全國之力,軟硬兼施,或和親通好,或通西域斷其右臂,或採主動攻擊,深入大漠;終於大大削弱匈奴勢力。   
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降漢朝 ,二十多萬眾被安置於今內蒙古、山西與陜西北部及甘肅東部一帶,為漢帝國守邊。東漢後期,他們更進一步內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帶,與漢人雜居。   
曹魏時代,匈奴部眾被編入郡縣戶籍,與漢人一樣同為編戶齊民,而融入漢族之中。五胡亂華時,首先起事的就是匈奴族的領袖劉淵,從他用漢人的姓,姓“劉”、命國號“漢”,可見他已以漢族自居了。   
北匈奴則在漢帝國軍隊的攻擊下,一部分由北單于帶領,西遷至伊犁一帶,再向西遷至東歐,就是四世紀在歐洲出現的匈人(Huns)的祖先,他們在多瑙河中游建立匈奴王國,其王阿提拉(Attila)號稱「上帝之鞭」,曾揮軍進攻羅馬。這一支匈奴人後來融入匈牙利一帶的土著之中。而留在漠北的匈奴人,據估計約佔全部匈奴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則加入新興的鮮卑,成為鮮卑族的成員。   
總之,匈奴族,南遷的與漢人雜居,加入漢族,留在漠北的加入鮮卑,西遷的成為東歐民族的一份子,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代匈奴而起的漠北民族是鮮卑,鮮卑族興起於今大興安嶺的鮮卑山區,後來南遷至呼倫貝爾草原。他們接受漢帝國的招撫,合力攻擊北匈奴;北匈奴瓦解西遷,鮮卑代之而起,吸納匈奴余眾,主宰北方大草原,進而入居遼西,並進入關中,於淝水之戰後,建立政權,成為五胡十六國的主要成員。進而以今山西大同一帶為基地,統一華北,建立北魏王朝。在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下,禁胡服,斷北語,在朝廷上限用漢語,改姓氏,如拓拔氏改姓元氏、獨孤改姓劉、步六孤改姓陸、丘穆陵改姓穆;於是內遷中原的鮮卑族,逐漸融入漢族。隋唐以後,鮮卑族遂消失在漢族之中,不再是一個民族實體了。   
柔然是繼匈奴、鮮卑之後統治北方草原的民族,在西元402年建立柔然汗國,吸納在大漠南北殘存的匈奴、鮮卑等族,成為長城以南的北魏政權之主要威脅,經常南下攻掠。到了西元555年,柔然為新興的突厥族所敗,汗國覆亡,遷入中原的族人同化於漢族,殘存於漠北的則融入突厥。   
柔然滅亡後,北方大草原先後為屬於突厥語族的突厥、鐵勒、回紇所控制。突厥原住於阿爾泰山南麓,是匈奴的後裔,傳說其始祖與狼交合,生十子,以狼為崇拜的圖騰。突厥原臣服於柔然,西元六世紀中葉,擊敗柔然,佔領漠北草原與準噶爾盆地。勢力最盛時,其疆域,東起遼東,西至中亞鹹海,北抵貝加爾湖,威脅隋唐帝國。西元583年分裂為東西突厥,東突厥控制漠北草原,西元630年為唐帝國所滅。   
突厥控制阿爾泰山以西,於西元659年也被唐所滅。東突厥族眾降唐,被安置在今鄂爾多斯草原。雖曾一度再興,在漠北重建汗庭,但不久為回紇所滅,族眾紛紛降唐,定居於內地。安史之亂時,政府軍與叛軍中,均有不少突厥人,他們後來都融入漢族之中,他們分別改姓渾、張、薛與漢人無異。西突厥也有降唐遷入中原的。   
其中一支沙陀部被安置在今□北的鹽州,與散處在關中的沙陀人結合,遷到山西太原一帶,為唐朝征伐方鎮,屢立戰功。沙陀人在五代十國時期,先後建立後唐、後晉、後漢三個王朝與北漢國,盛極一時。傳說中的「十三太保」就是沙陀人。突厥亡後,族眾除融入漢族外,一部分歸附回紇,成為回紇族;一部分西遷至今阿富汗,在中亞建立塞爾柱突厥王朝及奧斯曼突厥王朝。   
回紇原是漠北鐵勒族的一個部落,受突厥的統治,後來乘突厥衰敗之際興起,於西元745年滅突厥,建立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的回紇汗國。過去其他北方民族如匈奴、柔然、突厥均與中原王朝對立,相互攻戰,回紇則與唐帝國保持友好關係,唐朝三次將公主嫁給回紇的可汗,並且在唐朝「聯回(紇)抗吐(蕃)」的政策下,回紇出兵助唐朝平安史之亂,共同抵制吐蕃的擴張。回紇汗國後期,內亂不斷,汗庭於西元840年為黠戛斯攻破,族眾主要部分南遷至山西北部,融入漢族之中。其他一部分在草原中,融入室韋部落中,後來成為蒙古族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西遷入今新疆與甘肅河西。在河西的回紇為西夏所敗,但余眾仍留居河西,明代稱為撒裏畏吾爾,今日稱為裕固族;留在新疆的回紇在五代之際建立喀喇汗王朝,勢力及於準噶爾盆地以西,伊犁河流域及南疆,其族眾後技成為今日維吾兒族的主要成員。   
契丹起於今內蒙古東邊的老哈河流域,唐朝在此設松漠都督府。他們乘回紇衰敗而起,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於西元916年稱帝,東滅渤海國,西服回紇,北臣室韋,南入長城,建立遼朝,就是「楊家將」與小說《天龍八部》故事中的契丹王朝。西元1125年,遼為女真所滅,契丹人成為女真金朝子民;一部分稱大賀氏的契丹人徙居呼倫貝爾,又稱為達呼爾,後來也有不少徙居中原,改用漢姓,老國代胡格金臺即達呼爾遺族。另一部分契丹人則投靠蒙古或西夏,西夏為蒙古滅亡之後,這一支契丹人也融入蒙古族。有一部分契丹人隨蒙古大軍南征雲南大理國,後來落籍於大理施甸、保山、騰衝、永德、龍陵、西雙版納等地,現有十五萬人,以姓阿、莽、蔣為多,有些人家至今仍供奉耶律氏牌位,甚至還有一部分從雲南搬遷到台灣的。元朝滅金之後,金統治下的契丹人,被元朝列為「漢人」與漢族雜居,融入漢族。來臺的契丹後代可考的,以吳、張、何、陶、白、黃、賀、胡、金為顯族。   
女真族分佈於今西伯利亞東部,庫頁島、伯力、黑龍江一帶,南到今東北松花江、牡丹江。唐朝在此設黑水都督府。遼朝成立時,臣服於契丹。遼人滅渤海國,將渤海人遷走,渤海人或逃至高麗,或逃入中原,成為高麗人或漢人。女真人遂遷至渤海故地,其分佈遂擴至今遼寧南部。女真後來聯宋滅遼,然後入侵中原,攻入開封,俘虜徽、欽二帝,中原盡入女真金朝版圖;女真乃移徙大批女真人、契丹人、奚人於中原。這些移入中原的族眾,在金亡於蒙古的元朝之後,均被視為「漢人」,與漢人雜居,迅速漢化而成為漢人。據估計,當時居住在中原的女真人約有二百萬。至於留在東北約也有二百萬的女真人,元亡之後,明朝設衛所羈糜統治,滿清建國之後,改稱滿人。而居於內蒙的四十萬女真人則歸附蒙古,成為蒙古族的一部分。明朝建立後,有不少女真部族歸附,明政府將其領袖留住首都,而將其部眾充軍,連同家小散處於全國各地的衛所,與漢族雜居,甚至改用漢姓,融入漢族。閩南的粘氏宗族即為女真人,根據他們的家譜記載,他們是女真名將俘虜徽、欽二帝的粘罕(完顏宗翰)之後,其第六世曾協助元丞相耶律楚材,在元朝任官。第八世遷居泉州晉江,清代中期族人有移居台灣的,今日多住在南投、彰化一帶,彰化福興鄉濱海地區舊稱粘厝莊的地方,是粘姓居民最多的聚落。滿清入關之後,滿人逐漸漢化。   
且因八旗駐防全國各地的制度,使滿人分散在全國各地,久而久之遂融入當地,成為當地人。民國成立之後,滿人多隱蔽身分,改用漢姓,或姓金,或姓羅,甚至自稱是漢族。其實他們大多早已不會說滿語,不識滿文,而使用漢語、漢文,與漢人無異。只有少數在東北偏遠的滿族自治縣鄉村,與遷到新疆駐防的錫伯族人,還說滿語,保持滿人的生活習慣。   
至於古老的羌族,原活動於陜西西部、甘肅南部與青海河湟流域一帶。東漢時,西羌經常與朝廷發生衝突,是東漢頭痛的邊患,董卓就是在涼州以平羌亂而興起的。東漢每次打敗羌人,便將他們遷入關中。三國時代,關中羌人已有四、五十萬人。五胡十六國時期,羌人還建立後秦政權。他們長期與漢人雜居,遂融入漢族。但有一部分羌人則與鮮卑人合成吐谷渾人,住居於甘肅、青海一帶,信仰佛教。唐代後期,吐谷渾一部分遷至山西北部,融入漢族。其住居於青海的,則融入藏族。另外一支党項羌則受吐蕃的壓迫,遷至今甘肅、寧夏與陜北一帶,逐漸吸收漢族文化,而形成西夏人,建立西夏政權(1032-1227)。敦煌石窟中就有許多西夏的碑刻壁畫。西元1227年,西夏亡於蒙古之後,族人大部分同化於漢族之中。一部分留居西夏河西故地,今河西走廊一帶不少居民是西夏遺民。另一部分西夏人則被安置在河南南部,今南陽、泌陽、信陽、方城一帶。還有一部分被遷到河北居庸關與保定一帶。居於原地党項羌人則遷到今四川西北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區,明朝在此設長河西魚通寧遠軍民宣慰使司,他們融入吐蕃,成為藏族的一部分。如今羌人已不再見於華北、中原,只有在四川西北岷江上游,即九寨溝與成都之間的山區,仍有羌人的聚落。   
總之,中國古代著名的少數民族,多已在歷史中消失,如匈奴、鮮卑、柔然、回紇、突厥、沙陀、契丹、渤海、女真、羌、西夏等族,他們除了極少部分遷徙到境外,如北匈奴遷到中亞、東歐,西突厥遷到中亞之外,主要的部分則因遷入中原,與漢人雜居,而融入漢族;另一部分則彼此融合,如匈奴融於鮮卑,匈奴、鮮卑融入柔然,柔然又融入突厥,突厥又融入回紇,契丹則融入蒙古,渤海則融入高麗,女真也融入蒙古,羌人則融入吐蕃;甚至還進一步摶成新民族,如回紇演變成今日維吾爾族,女真族演變成今日的滿族,室韋、突厥、契丹、女真甚至加上漢人演變成今日的蒙古族。如此看來,古代著名的少數民族,雖已消失,但由於互相融合互相吸納的結果,現今中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融合了所有的少數民族的大熔爐。
二、中華民族的形成及血統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就有所謂專指“漢”族的說法,什麼“56枝花”、“大家庭”云云,都是騙人東西。漢人血統基本上屬於亞洲蒙古利亞人,而影響漢人血統的主要是四大民族:古漢人,即秦漢時代漢人,屬漢藏語系;韃靼人,主要包括匈奴人、契丹人,屬阿爾泰語系;東胡,主要有鮮卑人,屬通古斯語系;古越人。從相貌、體質上看,古漢人方臉,面貌中正;韃靼人圓臉,面龐較大、粗放;東胡人長臉或瓜子臉,前額大,鰓及下巴較窄,小眼;古越人膚色稍黑,眼球突出,體毛少。所以今天漢人相貌千變萬化,有人博眾家之長,俊美;有人集眾家之短,醜陋。
  
此外,漢人血統中還有大量的同屬漢藏語系的羌、氐、党項血統,有部分不知源頭的白人血統,以及部分突厥血統,極少量黑人血統。
  
不妨從上古時代開始,大約在4500年前,黃河流域出現了兩支比較發達,人口眾多的文明,一支是居住在黃河下游的九黎部,以牛為圖騰,首領蚩尤;一支是黃河中游的諸夏部,以龍為圖騰,首領炎帝。九黎部善於製造和使用金屬武器,民風剽悍。而黃河中游一帶由於自然條件適宜,土地豐沃,農耕業發達,民風文弱。兩大部族勢均力敵,時常發生戰爭衝突。
  
黃帝部是諸夏的一支,居住在北方,自然環境惡劣,造就了他們尚武的民風。他們不服炎帝的旗號,由黃帝率領南下入寇,擊敗了炎帝,成為諸夏部的首領。
  
黃帝得勢後,在部族內部實行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內部的聯合和整頓,擴大部族首領的權力,安定農業生產,擴張軍備,使諸夏部族得到了很大發展,形成了今天所謂的“華夏”先民。化,就是華美、華麗的意思,夏,是廣大的意思。“華夏”可以理解為穿著華麗衣服,住在廣闊大地上的人。
  
黃帝整頓夏以後,開始入侵九黎部。九黎雖然不如夏發達,但他們擁有先進的金屬武器,連續九次擊敗了黃帝的入侵。黃帝卻從這些失敗中總結出一些用兵的法則,最終一舉擊敗九黎,殺死蚩尤。迫使黎人南遷,從此,夏族人周圍便不在有強勁的,威脅民族生存的對手,贏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夏人將四週落後的民族稱為蠻、夷、狄、戎。
  
蠻,是黎人南遷的一部,是後來楚人和今天苗人的先族。  
夷,是黎人留守故鄉的一部,後來的殷商。  
狄,一部可能是韃靼人的祖先,也有一部分白人,可能是突厥人的祖先。
戎,可能是一支閃米特人或者閃米特與土著黃人的混血後代,也有可能是與突厥先祖同源的一支白人或混血部族。
  
對四週落後民族,夏人採取了寬鬆政策,不壓迫、不奴役,而是將夏人分封到各處做國君,實行“華君夷民”政策。
  
約4000-4200年前,夏人基本上取得了黃河流域的統治地位,並擴張到長江流域。此時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大禹治水,大禹不僅治理的水害,而且將夏人的統治區域劃分成為了九個行政區,即“九州”。夏人開始與周遍民族融合。
  
夏人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持續了近1000年,直到西元前1600左右,黎人的後代(也可能是黎人與夏人的混血)商人推翻了夏人的暴政,建立了一個相對溫和的王朝:殷商。在此之前,夏人稱他們為“東夷”,從此中國社會進入了繁榮的青銅器時代。和夏人相比,商人更加具有包容性和開明性。商人的統治維持了近600年,這600年間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飛速提升,創建了文字系統,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歷史階段,同時農業、手工業、商業、藝術有了長足發,軍事上戰車也由西方傳入中國。東方的黎人在與夏人對峙融合的1000年中一直處於下風,在不斷的反省與學習中他們的民族習性發生了質的飛躍。但被打散的黎人無法憑藉一個分枝與整個夏人集團對抗,他數百年後,這枝黎人便與夏人融合了,這次融合奠定了中國社會文化的基礎,為後來漢民族的形成創造了各種有利的條件。
  
夏人與黎人之間對峙從上古開始,到西元前10世紀左右,持續了1500年或更久遠。這兩大民族的對峙非常獨特,具有鮮明的東方色彩。雖然也有戰爭爆發,但雙方總體上卻能和睦相處,誰的科技和文化先進,誰就佔據最富饒的黃河中游地區。失敗利承認成功者的統治地位,成功者也沒有殘酷地迫害失敗者;文化上雙方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最終形成了民族、文化上的徹底融合。
  
周人居住在現在中國陜西一帶,其國君是夏人。但國民血統未能考證,可能是夏人一支,也可能是夏人與狄戎的混血。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周人有可能間接甚至直接受到西亞文明的影響。他們大概是中國最早接觸並使用鐵器的部族,3000年前,他們雖然在人口與文化上落後於商,但軍事技術處於領先地位。於是在西元前10世紀,周人以反對暴政為名,入侵中原地區。他們以4萬5千精銳部隊擊敗了數倍甚至數十倍于自己的商軍,一舉攻克商首都朝歌,滅亡了商朝,建立周朝。
  
周朝建立,標誌著夏人與黎人對峙的時代結束。經過長期融合後的中國北方,漸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周人。周延續併發揚了商的文化,文字和書寫系統更加完善,鐵器得到廣泛應用,周的疆域擴張到了長江流域。在周的周邊,有南方的楚蠻和西、北面的狄戎,同時,在四川盆地,古蜀人建立了國家。
  
楚蠻臣服於周人,是黎人的另一支,和商人相比他們沒有什麼顯著的進步,十分尚武。周天子分封夏人的後代做了楚蠻國君,開始對他們實行教化、統治,並開發長江流域。事實證明這是非常有成效的舉措,雖然剛開始楚君的爵位僅僅是“子”,但楚人在楚君的領導下不斷擴張並與周人融合,漸漸建立了一個幾乎可以與整個中國北方抗衡的國家,還稱了王,試圖和周天子平起平坐。
  
狄戎的一部分也受到了分封,建立了一些小諸侯國,其中最大最長久的是中山國,中山人是白人,族源不可考,以釀酒著稱。大部分狄戎部仍游離與周朝之外,不斷侵淩,周後期漸漸形成匈奴。
  
因為地理關係,古蜀國與周朝聯繫不緊密。
  
周朝後期,一些諸侯國實力越來越強大,周王室名存實亡。諸侯國之間不斷地兼併、融合,楚人漸漸周化,古蜀被秦滅,中山也被滅,狄戎不斷南侵,一部分與周人融合。漢人的雛形乍現。西元前3世紀,秦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統一了文字、度量衡、貨幣,疆土擴張到了珠江流域。不久秦便被漢取代,古漢人正式形成。
  
古漢人主要有夏人與黎人融合而成,還古蜀人和部分狄戎,其中,狄戎既有黃人也有白人,黃人部族與韃靼的祖先同源,白人部族不可考。
  
漢人的周邊,北方有匈奴;東北有東胡;西北有白人,其中大部分與突厥同源,小部分是波斯人;南方有越人;西南有苗、彝等蠻族,苗人是黎人最後的後裔。
  
匈奴人屬韃靼,阿爾泰語系,基本上與漢人同時形成,稍早于漢人,並與漢人展開了數百年的對峙。匈奴遊牧為生,居住環境惡劣,尚武,掌握先進的騎兵戰術,雖然文明程度遠不如漢人,卻足以同漢人對抗。  
西北的白人基本上不沒有與漢人發生融合,但也有一小部分習漢俗,歸漢化。  
苗、彝等西南民族十分封閉。  
漢人擴張到珠江流域以後,與當地土著融合,融合過程十分漫長。
  
漢擊敗匈奴,匈奴一部西遷,一部留守降漢。漢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大分裂大動蕩時代,北方少數民族大規模進入中原,而南方的漢人進一步開發珠江流域,原珠江流域的土著被漢人同化。漢族進入了第二個大融合時期。這一時期大約有100萬匈奴人,50萬鮮卑人和其他各北方民族共計200萬以上人口被漢人同化,而南方漢人同化的越人則難以統計。至西元7世紀漢人實現了第二次大統一,民族大融合基本完成。漢族的血統基本上與現代相同。
  
這一時期融入漢人的民族中,以韃靼人為主,其次是東胡人和羌氐,以及少數突厥人。至於越人,難以數記。少數民族大約有300萬至400萬融入漢人,血統至少佔當今漢人血統10%。
  
唐代是一個非常開明且具有包容性的朝代,唐代擊敗了突厥,使其被迫西遷,小部繼續被漢人同化。唐代還出現了來自非洲的黑人“崑崙奴”,是漢人血統中具有了一丁點黑人血統,值得一提。
  
至宋代,韃靼人和東胡人重新在北方崛起,契丹、女真、蒙古一步步深入中國內部直至完全滅亡中國。契丹人和党項人一部融入蒙古,一部融入漢。蒙古退回漠北後,漢人已經和現在沒有什麼差別了。
附:“炎黃子孫”稱謂的來龍去脈
“炎黃子孫”是海內外華人引以為榮的自我稱謂。這個詞的真正出現與廣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但其雛形“黃炎之後”、“炎黃苗裔”、“黃帝子孫”等早在戰國秦漢時期就有了,這些都是“炎黃子孫”稱謂在不同時代、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表現形態。《國語·晉語》說:“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 成。”炎黃時代沒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這樣的名詞,但卻為後世此類名詞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諸子爭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托之於神農、黃帝而後能入說。”(《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稱讚黃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莊子認為“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史記·封禪書》載:“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大約半個世紀以後,齊威王鑄敦銘記“高祖黃帝”,自認為黃帝子孫。《國語·魯語》說:“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故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說明舜、禹皆為黃帝之後。《國語·周語》說:“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姓氏。……夫亡者豈係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秦漢時期是“黃帝子孫”等稱謂出現並得到認同的時期。漢高祖劉邦編造了赤帝(炎帝)子斬白帝子的故事,為以漢代秦製造輿論。漢初黃老學盛行,“百家言黃帝”。西元前110年,漢武帝率10余萬大軍北巡朔方,歸途中“祭黃冢橋山”,開創了黃帝陵祭。王莽代漢時自稱黃帝之後,聲稱“姚、媯、陳、田、王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真正把黃帝華夏始祖之地位確立下來的是司馬遷。翻開《史記》,第一位進入我們視線的人物就是黃帝。在司馬遷的筆下,不僅堯、舜、禹、湯、文王、武王這些聖賢明君是黃帝子孫,而且秦、晉、衛、宋、陳、鄭、韓、趙、魏、楚、吳、越等諸侯們也是黃帝之後,甚至連匈奴、閩越之類的蠻夷原來亦為黃帝苗裔。如此一來,便把各族統統納入到以黃帝為始祖的華夏族譜係中去了。司馬遷堅持大一統歷史觀和民族觀,將黃帝民族共祖的地位典籍化,上承“百家雜語”,下啟二十四史,對於國人自稱“黃帝子孫”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漢元帝、成帝時,博士褚少孫補《史記·三代世表》時稱“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王充在《論衡·案書篇》中亦云“《世表》言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這說明“黃帝子孫”一詞在漢代主要是指聖賢明君,並未泛指平民百姓。
  
魏晉南北朝時期自稱炎黃之後者不乏其人。貴族墓誌中祖述炎黃者不勝枚舉。這麼多人競相自稱炎黃之後,未必合乎歷史事實,但卻真實地反映了時人對以黃帝為核心的民族先祖譜係的認同。
 
鄭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說:“姓氏之學最盛于唐”。唐人林寶的姓氏名著《元和姓纂》“其論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於世本、風俗通”。而《世本》簡直就是一部黃帝和炎帝的族譜。唐代族譜已不可見,宋明以後的族譜大都攀附歷史上的同姓名人,甚至遠祖炎黃二帝,故而梁啟超感嘆“尋常百姓家譜,無一不祖黃帝”。宋王朝尊奉炎帝為感生帝,宋真宗尊黃帝崇道教。與宋對峙的遼統治者自稱炎帝後裔。《遼史·世表》曰:“庖羲氏降,炎帝氏、黃帝氏子孫眾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濩無窮,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孫,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契丹人究竟是不是炎黃之後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對中華民族的強烈認同,這正是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奧秘所在。
  
魏晉以降至清末以前,雖然炎黃二帝備受尊崇,但“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等詞語卻隱而不顯,很少使用。究其原因,大概與古代中國人的民族意識較淡,對炎黃二帝的尊崇文化性大於血緣性,“炎黃子孫”一詞的指代範圍較小等因素有關。古代中國是“王朝國家”,而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王朝國家更需要的是本朝本宗之祖,正如杜佑在《通典》中所說:“遠祖非一,不可遍追,故親盡而止。”竊以為“炎黃子孫”一詞的含義與使用,可能經歷了一個由直系到旁系,由貴族到平民,由血緣到文化,由實指到泛指的演變過程。也就是說,儘管炎黃二帝在古代備受尊崇,但其“文明初祖”和“帝王鼻祖”的形象較之“民族始祖”的形象更為突出,故而“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等詞語無法成為普遍使用的稱謂。
  
甲午戰爭以後,列強侵華加劇,清廷治國無方,中華民族危機,民族主義傳入,長期蟄伏不顯的“炎黃子孫”等稱謂好像井噴一樣涌現出來,頻頻見諸於書刊報紙,成為廣泛使用的流行詞語。改良派是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而革命派則是真正的主導者。二者雖然同樣使用“炎黃子孫”,但含義卻明顯不同,改良派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革命派卻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以“發明國學,保存國粹”為己任的國粹學派,視黃帝為國粹、國魂。台灣愛國詩人丘逢甲詩云:“人生亦有祖,誰非黃炎孫?歸鳥思故林,落葉戀本根。”滿族貴族盛昱大聲疾呼:“起我黃帝胄,驅彼白種賤,大破旗漢界,謀生皆自便。”清末“炎黃子孫”稱謂的勃興一方面促進了反清革命的興起與勝利,另一方面在促使“炎黃子孫”真正成為國人廣泛使用的自我稱謂的同時,又縮小了“炎黃子孫”一詞的指代範圍,不利於民族國家的構建。辛亥革命後,“五族共和”取代了“驅除韃虜”,“炎黃子孫”亦由漢人的同義語轉變為中國人的代名詞。經過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的洗禮,國人進一步形成了“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的共識。
抗日戰爭時期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空前覺醒、浴火重生的時候。“炎黃子孫”稱謂終於在抗戰的烽火中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指代符號,成為號召與激勵海內外華人共同抗戰的一面旗幟。中共中央在給中國國民黨的電報中稱:“我輩同為黃帝子孫,同為中華民族兒女,國難當前,惟有拋棄一切成見,親密合作,共同奔赴中華民族最後解放之偉大前程。”蔣介石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中指出:“我們大家都是許身革命的黃帝子孫”。國共兩黨同祭陜西黃帝陵,毛澤東親撰祭黃帝陵文,蔣介石親題“黃帝陵”三字,他們都以“炎黃子孫”自居。學者們紛紛以筆代槍,弘揚炎黃二帝偉績,激勵軍民抗戰士氣。陳子怡先生在《中華民族,黃帝子孫,一耶?二耶?》一文中指出:“非黃帝子孫者,皆納入黃帝子孫之中,而無論何姓,皆黃帝子孫矣”;“所以後世之人,鹹謂中華民族皆黃帝子孫也”。錢穆先生在《黃帝》一書中認為,“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是很有道理的。”表達了對“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稱謂的認同。 

  

“炎黃子孫”稱謂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實際上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文化尋根”和“文化自覺”的需要。因此,只要這種認同心理繼續存在,“炎黃子孫”稱謂就會繼續使用下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